【案例分析題】經濟增加值計算及評價效果、關鍵績效指標法優缺點
M公司是一家中央企業控制的子公司,2019年根據國資委發布的《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績效考核實施方案》及《中央企業負責人經濟增加值考核實施方案》,引入經濟增加值指標進行績效考核。經過審計后的基本財務數據為: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,利息費用為60萬元,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為600萬元,研發支出的資本化金額攤銷為50萬元。平均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,長期借款為1400萬元,應付債券為1600萬元,短期借款為160萬元,平均在建工程為2000萬元。企業的平均資本成本率為14.95%,所得稅稅率為25%。
假設不考慮其他事項。
要求:
1.計算M公司的經濟增加值。
2.簡述實施經濟增加值績效評價的效果。
3.簡述采用關鍵績效指標法(KPI法)進行績效評價的優缺點。
1.M公司的稅后凈營業利潤=1000×(1-25%)+(60+600-50)×(1-25%)=1207.5(萬元)
M公司調整后資本=5000+1400+1600+160-2000=6160(萬元)
M公司經濟增加值=1207.5-6160×14.95%=286.58(萬元)
2.運用經濟增加值進行績效評價的效果:(1)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。(2)優化企業資本結構。(3)激勵經營管理者,實現股東財富的保值增值。(4)引導企業做大做強主業,優化資源配置。
3.關鍵績效指標法的優缺點
優點 |
1.使企業績效評價與戰略目標密切相關,有利于戰略目標的實現 2.通過識別的價值創造模式把握關鍵價值驅動因素,能夠更有效地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目標 3.評價指標數量相對較少,易于理解和使用,實施成本相對較低,有利于推廣實施 |
缺點 |
關鍵績效指標的選取需要透徹理解企業價值創造模式和戰略目標,有效識別核心業務流程和關鍵價值驅動因素,指標體系設計不當將導致錯誤的價值導向或管理缺失 |
免責聲明:因考試政策、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,財營網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異議,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!請與我們聯系:4000-525-5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