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情分析
本章主要考核的內容包括價值鏈分析、變動成本法在短期經營決策中的應用、標準成本差異分析、作業成本法核算與作業基礎管理、目標成本的設定與目標成本控制?荚嚪种狄话阍10分左右。
歷年考核具體內容:
年度 |
考核內容 |
2013 |
目標成本計算 |
2014 |
目標成本計算 |
2015 |
單位變動成本與單位固定成本計算、目標成本計算、增值作業的條件、企業間價值鏈分析 |
2016 |
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計算法下制造費用分配及區別、目標成本計算與管理 |
2017 |
目標成本計算、作業成本法的優勢、生命周期成本計算 |
2018 |
標準成本差異分析、增值作業識別、目標成本法優點 |
2019 |
目標成本法應用環境、目標成本計算以及競爭性價格確定方法、生命周期成本的構成 |
【案例分析】某標準成本中心采用標準成本核算產品成本。本月生產產品4000件,領用原材料25000千克,實際單價每千克55元;耗用實際工時8900小時,支付工資453900元;實際發生變動制造費用195800元;實際發生固定制造費用142400元,固定制造費用的預算數每月120000元。標準成本資料如表:
項目 |
標準單價 |
標準耗用量 |
標準成本 |
直接材料 |
50元/千克 |
6千克/件 |
300元 |
直接人工 |
50元/小時 |
2小時/件 |
100元 |
變動性制造費用 |
20元/小時 |
2小時/件 |
40元 |
單位標準變動成本 |
|
|
440元 |
要求:(1)計算該標準成本中心的成本總差異。
(2)計算直接材料的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并指出形成原因。
(3)計算直接人工的工資率差異和效率差異并指出形成原因。
(4)計算變動制造的耗費差異和效率差異并指出形成原因。
(5)計算固定制造費用差異。
【答案】(1)實際成本
=55×25000+453900+195800+142400=2167100(元)
標準成本=440×4000+120000=1880000(元)
成本差異=2167100-1880000=287100(元)
(2)直接材料成本差異
、僦苯硬牧蟽r格差異=(55-50)×25000=125000(元)
、谥苯硬牧蠑盗坎町=(25000-4000×6)×50=50000(元)
形成原因:材料價格差異是在采購過程中形成的,應由采購部門解釋,如供應商價格變動、未按照經濟訂貨量訂貨、不必要的快速運輸方式、緊急訂貨等原因;材料數量差異是耗用過程中形成的,應該由生產部門負責,如操作失誤造成廢品廢料增加、操作技術改進等原因。
(3)直接人工成本差異
、僦苯尤斯すべY率差異
=(453900/8900-50)×8900=8900(元)
、谥苯尤斯ば什町
=(8900-4000×2)×50=45000(元)
形成原因: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由勞動人事部門負責,如加班或使用臨時工、出勤率變化、工資率調整等原因;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由生產部門負責,如工作環境、工人經驗、勞動情緒、作業計劃等原因。
(4)變動制造費用差異
、僮儎又圃熨M用耗費差異
=(195800/8900-20)×8900=17800(元)
、谧儎又圃熨M用效率差異
=(8900-4000×2)×20=18000(元)
形成原因:變動制造費用的耗費差異一般由生產部門負責,即生產部門有責任將變動制造費用控制在彈性預算范圍之內;變動制造費用的效率差異與直接人工效率差異一樣,均為生產部門負責。
(5)固定制造費用差異
=142400-120000=22400(元)
免責聲明:因考試政策、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,財營網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異議,請考生以官方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!請與我們聯系:4000-525-585